2014年執(zhí)業(yè)中藥師考試大綱--中藥學(xué)
中藥學(xué)主要包括中藥基本理論和常用中藥的性能、功效、主治病證及其他應(yīng)用知識和技能等,是執(zhí)業(yè)藥師必備的中藥學(xué)專業(yè)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jù)執(zhí)業(yè)藥師的職責(zé)與執(zhí)業(yè)活動的需要,中藥學(xué)部分的考試內(nèi)容主要包括:
1.歷代本草代表作的作者、成書年代、學(xué)術(shù)價值。
2.中藥的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jīng)、有毒與無毒等內(nèi)容及應(yīng)用。
3.中藥的功效的認(rèn)定、表述與分類;主治病證的表述。
4.中藥配伍理論的內(nèi)容。
5.常用中藥的分類及各類的基本要求(包括性能特點、功效、適用范圍、配伍應(yīng)用及使用注意)。
6.180種常用中藥的藥性(包括有毒與無毒)、性能特點、功效、應(yīng)用(主治病證及重要配伍的意義)、特殊用量用法、使用注意,與功效相似藥物的異同點,以及個別同名異物藥物的來源。
7.124種常用中藥的藥性(包括有毒與無毒)、功效、主治病證、特殊用量用法、使用注意,與功效相似藥物的異同點。
8.96種較常用中藥的藥性(包括有毒與無毒)、功效、特殊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9.60組常用基本配伍的意義。
10.72種常用中藥的主要藥理作用。
總論
大單元 | 小單元 | 細(xì)目 | 要點 | |
一、歷代本草代表作 | (一)宋及其以前 | 1.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 (1)作者 | |
2.本草經(jīng)集注 | (2)成書年代 | |||
3.新修本草 | (3)學(xué)術(shù)價值 | |||
4.經(jīng)史證類備急本草 | ||||
(二)明清以后 | 1.本草綱目 | (1)作者 | ||
2.本草綱目拾遺 | (2)成書年代 | |||
3.中華本草 | (3)學(xué)術(shù)價值 | |||
二、中藥的性能 | (一)性能 | 1.主要內(nèi)容 | (1)藥性理論的內(nèi)容 | |
(2)中藥防治疾病的機理 | ||||
(二)四氣 | 1.確定依據(jù) | (1)確定四氣的主要依據(jù) | ||
(2)四氣與所療疾病的關(guān)系 | ||||
2.所示效用 | (1)寒涼性所示的效用 | |||
(2)溫?zé)嵝运镜男в?/TD> | ||||
(二)四氣 | 3.指導(dǎo)意義 | 對臨床用藥的指導(dǎo)意義 | ||
二、中藥的性能 | (三)五味 | 1.確定依據(jù) | (1)確定五味的主要依據(jù) | |
(2)五味與所療疾病的關(guān)系 | ||||
2.所示效用與臨床應(yīng)用 | 辛味、甘味、酸味、苦味、咸味、澀味、淡昧的效用與臨床應(yīng)用 | |||
3.氣味配合 | (1)氣味配合的原則與規(guī)律 | |||
(2)氣味配合與療效的關(guān)系 | ||||
(四)升降浮沉 | 1.確定依據(jù) | (1)確定升降浮沉的主要依據(jù) | ||
(2)升降浮沉與所療疾病的關(guān)系 | ||||
2.所示效用 | (1)升浮性所示效用 | |||
(2)沉降性所示效用 | ||||
3.臨床應(yīng)用 | (1)順其病位用藥 | |||
(2)逆其病勢用藥 | ||||
(3)據(jù)氣機運行特點用藥 | ||||
4.影響因素 | 升降浮沉轉(zhuǎn)化的條件 | |||
(五)歸經(jīng) | 1.基礎(chǔ)與依據(jù) | (1)歸經(jīng)的理論基礎(chǔ) | ||
(2)歸經(jīng)的確定依據(jù) | ||||
2.表述方法 | 歸經(jīng)的表述方法 | |||
3.指導(dǎo)意義 | 歸經(jīng)對臨床用藥的指導(dǎo)意義 | |||
(六)有毒與無毒 | 1.特性 | 毒的特性 | ||
2.確定依據(jù) | 確定中藥有毒無毒的依據(jù) | |||
3.影響因素 | 影響中藥有毒與無毒的主要因素 | |||
4.不良反應(yīng)的原因 | 引起中藥不良反應(yīng)的原因 | |||
5.使用注意 | 使用有毒中藥的注意事項 | |||
三、中藥功效與主治 | (一)功效 | 1.功效的認(rèn)定 | 功效的認(rèn)定 | |
2.功效的表述 | 表述功效的方法 | |||
3.功效的分類 | 功效的分類方法 | |||
(二)主治病證 | 主治病證的表述 | 主治病證的表述方法 | ||
(三)相互關(guān)系 | 性能特點、功效、主治病 | (1)功效與主治病證的關(guān)系 | ||
證的相互關(guān)系 | (2)性能特點、功效主治、配伍應(yīng)用的關(guān)系 | |||
四、中藥的應(yīng)用 | 中藥配伍 | 1.目的 | 配伍的目的 | |
2.內(nèi)容 | (1)七情配伍的內(nèi)容與應(yīng)用原則 | |||
(2)君臣佐使的內(nèi)容 |
各論
大單元 | 小單元 | 細(xì)目 | 要點 |
五、解表藥 | (一)基本要求 | 1.性能主治 | (1)解表藥的性能功效 |
(2)解表藥的適應(yīng)范圍 | |||
2.分類 | 解表藥的分類及各類的性能特點 | ||
3.配伍與使用注意 | (1)解表藥的配伍方法 | ||
(2)解表藥的使用注意 | |||
1.麻黃、桂枝、紫蘇、生姜、荊芥、防風(fēng)、羌活、細(xì)辛、白芷 | (1)各藥的藥性、性能特點 | ||
(2)各藥的功效、主治病證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細(xì)辛的用量 | |||
(5)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6)麻黃、桂枝、細(xì)辛的主要藥理作用 | |||
(7)麻黃配桂枝,麻黃配苦杏仁,麻黃配石膏,桂枝配白芍,細(xì)辛配干姜、五味子的意義 | |||
五、解表藥 | (二)辛溫解表藥 | 2.香薷、藁本、蒼耳子、辛夷 | (1)各藥的藥性 |
(2)各藥的功效、主治病證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3.西河柳 | (1)藥性、功效、用法、使用注意 | ||
(2)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及功效的異同 | |||
五、解表藥 | (三)辛涼解表藥 | 1.薄荷、牛蒡子、蟬蛻、桑葉、菊花、葛根、柴胡 | (1)各藥的藥性、性能特點 |
(2)各藥的功效、主治病證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5)葛根、柴胡的主要藥理作用 | |||
(6)柴胡配黃芩,生葛根配黃芩、黃連,菊花配枸杞子,蟬蛻配胖大海,桑葉配菊花,桑葉配黑芝麻的意義 | |||
2.升麻、蔓荊子 | (1)各藥的藥性 | ||
(2)各藥的功效、主治病證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3.淡豆豉、浮萍、木賊 | (1)各藥的藥性 | ||
(2)各藥的功效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及功效的異同 | |||
六、清熱藥 | (一)基本要求 | 1.性能主治 | (1)清熱藥的性能功效 |
(2)清熱藥的適應(yīng)范圍 | |||
2.分類 | 清熱藥的分類及各類的性能特點 | ||
3.配伍與使用注意 | (1)清熱藥的配伍方法 | ||
(2)清熱藥的使用注意 | |||
(二)清熱瀉火藥 | 1.石膏、知母、天花粉、 | (1)各藥的藥性、性能特點 | |
梔子、夏枯草 | (2)各藥的功效、主治病證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5)知母、梔子的主要藥理作用 | |||
(6)石膏配知母,知母配黃柏,知母配川貝母,梔子配淡豆豉,梔子配茵陳的意義 | |||
六、清熱藥 | (二)清熱瀉火藥 | 2.蘆根、竹葉、淡竹葉、決明子 | (1)各藥的藥性 |
(2)各藥的功效、主治病證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3.密蒙花、谷精草、青葙子 | (1)各藥的藥性 | ||
(2)各藥的功效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及功效的異同 | |||
(三)清熱燥濕藥 | 1.黃芩、黃連、黃柏、龍膽 | (1)各藥的藥性、性能特點 | |
(2)各藥的功效、主治病證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5)黃芩、黃連的主要藥理作用 | |||
(6)黃連配木香,黃連配吳茱萸,黃柏配蒼術(shù),黃連配半夏、瓜蔞的意義 | |||
2.苦參 | (1)藥性、功效、主治病證、使用注意 | ||
(2)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四)清熱涼血藥 | 1.生地黃、玄參、牡丹皮、赤芍 | (1)各藥的藥性、性能特點 | |
(2)各藥的功效、主治病證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5)生地黃的主要藥理作用 | |||
2.紫草、水牛角 | (1)各藥的藥性 | ||
(2)各藥的功效、主治病證 | |||
(3)各藥的使用注意 | |||
(4)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六、清熱藥 | (五)清熱解毒藥 | 1.金銀花、連翹、蒲公英、大青葉、板藍根、牛黃、魚腥草、射干、白頭翁、敗醬草 | (1)各藥的藥性、性能特點 |
(2)各藥的功效、主治病證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5)金銀花、大青葉、牛黃、魚腥草的主要藥理 | |||
作用 | |||
(6)牛黃配珍珠的意義 | |||
2.青黛、重樓、穿心蓮、 | (1)各藥的藥性 | ||
白鮮皮、半邊蓮、土茯苓、山豆根、馬齒莧、大血藤、白花蛇舌草、野菊花、熊膽 | (2)各藥的功效、主治病證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青黛、山豆根、熊膽的用量 | |||
(5)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3.紫花地丁、金養(yǎng)麥、鴉 | (1)各藥的藥性 | ||
膽子、垂盆草、秦皮、馬勃、木蝴蝶、半枝蓮 | (2)各藥的功效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鴉膽子的用量 | |||
(5)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及功效的異同 | |||
(六)清虛熱藥 | 1.青蒿、地骨皮 | (1)各藥的藥性、性能特點 | |
(2)各藥的功效、主治病證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5)青蒿的主要藥理作用 | |||
(6)青蒿配鱉甲,青蒿配白薇,地骨皮配桑白皮,白薇配玉竹的意義 | |||
2.白薇、胡黃連 | (1)各藥的藥性 | ||
(2)各藥的功效、主治病證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六、清熱藥 | (六)清虛熱藥 | 3.銀柴胡 | (1)藥性、功效、用法、使用注意 |
(2)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及功效的異同 | |||
七、瀉下藥 | (一)基本要求 | 1.性能主治 | (1)瀉下藥的性能功效 |
(2)瀉下藥的適應(yīng)范圍 | |||
2.分類 | 瀉下藥的分類及各類的性能特點 | ||
3.配伍與使用注意 | (1)瀉下藥的配伍方法 | ||
(2)瀉下藥的使用注意 | |||
(二)攻下藥 | 1.大黃、芒硝 | (1)各藥的藥性、性能特點 | |
(2)各藥的功效、主治病證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5)大黃、芒硝的主要藥理作用 | |||
(6)大黃配芒硝,大黃配巴豆、干姜的意義 | |||
七、瀉下藥 | 2.蘆薈 | (1)藥性、功效、主治病證、用法、使用注意 | |
(2)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3.番瀉葉 | (1)藥性、功效、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 ||
(2)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及功效的異同 | |||
(三)潤下藥 | 1.火麻仁 | (1)藥性、性能特點、功效、主治病證、用法 | |
(2)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2.郁李仁 | (1)藥性、功效、主治病證、用法 | ||
(2)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四)峻下逐水藥 | 1.甘遂、巴豆 | (1)各藥的藥性、性能特點 | |
(2)各藥的功效、主治病證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七、瀉下藥 | (四)峻下逐水藥 | 2.京大戟、紅大戟、牽牛 | (1)各藥的藥性 |
子、芫花 | (2)各藥的功效、主治病證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5)京大戟與紅大戟的來源 | |||
3.千金子 | (1)藥性、功效、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 ||
(2)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及功效的異同 | |||
八、祛風(fēng)濕藥 | (一)基本要求 | 1.性能主治 | (1)祛風(fēng)濕藥的性能功效 |
(2)祛風(fēng)濕藥的適應(yīng)范圍 | |||
2.配伍與使用注意 | (1)祛風(fēng)濕藥的配伍方法 | ||
(2)祛風(fēng)濕藥的使用注意 | |||
(二)常用中藥 | 1.獨活、威靈仙、防己、 | (1)各藥的藥性、性能特點 | |
秦艽、徐長卿、木瓜、桑寄生、五加皮、蘄蛇 | (2)各藥的功效、主治病證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5)防己、秦艽、五加皮的主要藥理作用 | |||
(6)獨活配羌活,桑寄生配獨活的意義 | |||
(7)漢防己、木防已與廣防己的來源 | |||
八、祛風(fēng)濕藥 | 2.豨薟草、絡(luò)石藤、桑枝、海風(fēng)藤、川烏、雷公藤、香加皮、千年健 | (1)各藥的藥性 | |
(2)各藥的功效、主治病證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川烏、雷公藤、香加皮的用量 | |||
(5)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6)豨薟草配臭梧桐的意義 | |||
3.臭梧桐、青風(fēng)藤、絲瓜 | (1)各藥的藥性 | ||
絡(luò)、伸筋草、鹿銜草、烏梢蛇、路路通、穿山龍 | (2)各藥的功效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及功效的異同 | |||
九、芳香化濕藥 | (一)基本要求 | 1.性能主治 | (1)芳香化濕藥的性能功效 |
(2)芳香化濕藥的適應(yīng)范圍 | |||
2.配伍與使用注意 | (1)芳香化濕藥的配伍方法 | ||
(2)芳香化濕藥的使用注意 | |||
(二)常用中藥 | 1.蒼術(shù)、厚樸、廣藿香、 | (1)各藥的藥性、性能特點 | |
砂仁 | (2)各藥的功效、主治病證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5)廣藿香、厚樸的主要藥理作用 | |||
(6)蒼術(shù)配厚樸、陳皮,厚樸配枳實,廣藿香配 | |||
佩蘭,砂仁配木香的意義 | |||
2.白豆蔻、佩蘭 | (1)各藥的藥性 | ||
(2)各藥的功效、主治病證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3.草豆蔻、草果 | (1)各藥的藥性 | ||
(2)各藥的功效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及功效的異同 | |||
十、利水滲濕藥 | (一)基本要求 | 1.性能主治 | (1)利水滲濕藥的性能功效 |
(2)利水滲濕藥的適應(yīng)范圍 | |||
2.配伍與使用注意 | (1)利水滲濕藥的配伍方法 | ||
(2)利水滲濕藥的使用注意 | |||
(二)常用中藥 | 1.茯苓、薏苡仁、澤瀉、 | (1)各藥的藥性、性能特點 | |
車前子、滑石、木通、金錢草、茵陳 | (2)各藥的功效、主治病證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5)茯苓、澤瀉、車前子、茵陳的主要藥理作用 | |||
(6)滑石配生甘草的意義 | |||
十、利水滲濕藥 | (二)常用中藥 | 2.豬苓、通草、萆薢、石 | (1)各藥的藥性 |
韋、海金沙、瞿麥、篇蓄 | (2)各藥的功效、主治病證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3.地膚子、燈心草、冬葵 | (1)各藥的藥性 | ||
子、廣金錢草、連錢草 | (2)各藥的功效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燈心草的用量 | |||
(5)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及功效的異同 | |||
十一、溫理藥 | (一)基本要求 | 1.性能主治 | (1)溫里藥的性能功效 |
(2)溫里藥的適應(yīng)范圍 | |||
2.配伍與使用注意 | (1)溫里藥的配伍方法 | ||
(2)溫里藥的使用注意 | |||
(二)常用中藥 | 1.附子、干姜、肉桂、吳 | (1)各藥的藥性、性能特點 | |
茱萸 | (2)各藥的功效、主治病證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肉桂、吳茱萸的用量 | |||
(5)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6)附子、干姜、肉桂的主要藥理作用 | |||
(7)附子配干姜,附子配麻黃、細(xì)辛,肉桂配附 | |||
子,丁香配柿蒂的意義 | |||
2.花椒、丁香、小茴香 | (1)各藥的藥性 | ||
(2)各藥的功效、主治病證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3.高良姜、蓽茇 | (1)各藥的藥性 | ||
(2)各藥的功效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及功效的異同 | |||
十二、理氣藥 | (一)基本要求 | 1.性能主治 | (1)理氣藥的性能功效 |
(2)理氣藥的適應(yīng)范圍 | |||
2.配伍與使用注意 | (1)理氣藥的配伍方法 | ||
(2)理氣藥的使用注意 | |||
(二)常用中藥 | 1.陳皮、枳實、木香、香 | (1)各藥的藥性、性能特點 | |
附、沉香、川楝子、薤白 | (2)各藥的功效、主治病證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沉香的用量 | |||
(5)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6)陳皮、枳實、木香、香附的主要藥理作用 | |||
(7)陳皮配半夏,枳實配白術(shù),香附配高良姜, | |||
川楝子配延胡索,薤白配瓜蔞的意義 | |||
十二、理氣藥 | 2.化橘紅、青皮、佛手、 | (1)各藥的藥性 | |
烏藥、荔枝核、甘松 | (2)各藥的功效、主治病證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3.橘紅、枳殼、柿蒂、青 | (1)各藥的藥性 | ||
木香、香櫞、玫瑰花、綠萼梅 | (2)各藥的功效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青木香的用量 | |||
(5)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及功效的異同 | |||
十三、消食藥 | (一)基本要求 | 1.性能主治 | (1)消食藥的性能功效 |
(2)消食藥的適應(yīng)范圍 | |||
2.配伍與使用注意 | (1)消食藥的配伍方法 | ||
(2)消食藥的使用注意 | |||
十三、消食藥 | (二)常用中藥 | 1.山楂、麥芽、萊菔子、 | (1)各藥的藥性、性能特點 |
雞內(nèi)金 | (2)各藥的功效、主治病證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麥芽的用量 | |||
(5)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6)山楂、麥芽、萊菔子的主要藥理作用 | |||
(7)萊菔子配紫蘇子、芥子的意義 | |||
2.神曲 | (1)藥性、功效、主治病證、用法、使用注意 | ||
(2)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3.稻芽 | (1)藥性、功效、用法、使用注意 | ||
(2)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及功效的異同 | |||
十四、驅(qū) | (一)基本要求 | 1.性能主治 | (1)驅(qū)蟲藥的性能功效 |
蟲藥 | (2)驅(qū)蟲藥的適應(yīng)范圍 | ||
2.配伍與使用注意 | (1)驅(qū)蟲藥的配伍方法 | ||
(2)驅(qū)蟲藥的使用注意 | |||
(二)常用中藥 | 1.使君子、苦楝皮、檳榔、貫眾 | (1)各藥的藥性、性能特點 | |
(2)各藥的功效、主治病證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使君子、貫眾、檳榔的用量 | |||
(5)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2.雷丸、南瓜子、鶴草芽、榧子 | (1)各藥的藥性 | ||
(2)各藥的功效 | |||
(3)各藥的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 |||
(4)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及功效的異同 | |||
十五、止血藥 | (一)基本要求 | 1.性能主治 | (1)止血藥的性能功效 |
(2)止血藥的適應(yīng)范圍 | |||
2.分類 | 止血藥的分類及各類的性能特點 | ||
3.配伍與使用注意 | (1)止血藥的配伍方法 | ||
(2)止血藥的使用注意 | |||
(二)常用中藥 | 1.大薊、小薊、地榆、白 | (1)各藥的藥性、性能特點 | |
茅根、白及、三七、茜草、蒲黃、艾葉 | (2)各藥的功效、主治病證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5)三七、蒲黃的主要藥理作用 | |||
(6)蒲黃配五靈脂,白及配海螵蛸,艾葉配阿膠 | |||
的意義 | |||
2.槐花、側(cè)柏葉、苧麻根、仙鶴草、炮姜 | (1)各藥的藥性 | ||
(2)各藥的功效、主治病證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3.棕櫚炭、紫珠葉、藕節(jié)、景天三七、血余炭、雞冠花 | (1)各藥的藥性 | ||
(2)各藥的功效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及功效的異同 | |||
十六、活血化瘀藥 | (一)基本要求 | 1.性能主治 | (1)活血化瘀藥的性能功效 |
(2)活血化瘀藥的適應(yīng)范圍 | |||
2.配伍與使用注意 | (1)活血化瘀藥的配伍方法 | ||
(2)活血化瘀藥的使用注意 | |||
(二)常用中藥 | 1.川芎、延胡索、郁金、莪術(shù)、丹參、虎杖、益母草、桃仁、紅花、牛膝、水蛭 | (1)各藥的藥性、性能特點 | |
(2)各藥的功效、主治病證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5)川芎、延胡索、莪術(shù)、丹參、益母草、桃仁、紅花的主要藥理作用 | |||
(6)郁金配石菖蒲,郁金配白礬,牛膝配蒼術(shù)、 | |||
黃柏,川芎配柴胡、香附的意義 | |||
(二)常用中藥 | 2.乳香、沒藥、姜黃、三棱、雞血藤、川牛膝、蘇木、西紅花、五靈脂、土鱉蟲、血竭、劉寄奴 | (1)各藥的藥性 | |
(2)各藥的功效、主治病證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西紅花、血竭的用量 | |||
(5)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3.北劉寄奴、穿山甲、王不留行、月季花、干漆、自然銅 | (1)各藥的藥性 | ||
(2)各藥的功效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干漆、自然銅的用量 | |||
(5)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及功效的異同 | |||
十七、化痰止咳平喘藥 | (一)基本要求 | 1.性能主治 | (1)化痰止咳平喘藥的性能功效 |
(2)化痰止咳平喘藥的適應(yīng)范圍 | |||
2.分類 | 化痰止咳平喘藥的分類及各類的性能特點 | ||
3.配伍與使用注意 | (1)化痰止咳平喘藥的配伍方法 | ||
(2)化痰止咳平喘藥的使用注意 | |||
(二)化痰藥 | 1.半夏、天南星、芥子、桔梗、旋覆花、瓜蔞、川貝母、浙貝母、竹茹 | (1)各藥的藥性、性能特點 | |
(2)各藥的功效、主治病證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5)半夏、桔梗、川貝母、浙貝母的主要藥理作用 | |||
(6)旋覆花配赭石的意義 | |||
2.白附子、竹瀝、白前、前胡、昆布、海藻 | (1)各藥的藥性 | ||
(2)各藥的功效、主治病證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5)禹白附與關(guān)白附的來源 | |||
(二)化痰藥 | 3.天竺黃、黃藥子、瓦楞 | (1)各藥的藥性 | |
子、海蛤殼、海浮石、礞石 | (2)各藥的功效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礞石的用量 | |||
(5)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及功效的異同 | |||
(三)止咳平喘藥 | 1.苦杏仁、百部、紫蘇子、桑白皮、葶藶子 | (1)各藥的藥性、性能特點 | |
(2)各藥的功效、主治病證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5)苦杏仁的主要藥理作用 | |||
2.紫菀、款冬花、枇杷葉、馬兜鈴、白果、胖大海 | (1)各藥的藥性 | ||
(2)各藥的功效、主治病證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3.洋金花 | (1)藥性、功效、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 ||
(2)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及功效的異同 | |||
十八、安神藥 | (一)基本要求 | 1.性能主治 | (1)安神藥的性能功效 |
(2)安神藥的適應(yīng)范圍 | |||
2.分類 | 安神藥的分類及各類的性能特點 | ||
3.配伍與使用注意 | (1)安神藥的配伍方法 | ||
(2)安神藥的使用注意 | |||
(二)重鎮(zhèn)安神藥 | 1.朱砂、磁石、龍骨 | (1)各藥的藥性、性能特點 | |
(2)各藥的功效、主治病證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朱砂、磁石的用量 | |||
(5)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6)磁石配朱砂的意義 | |||
2.琥珀、珍珠 | (1)各藥的藥性. | ||
(2)各藥的功效、主治病證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珍珠的用量 | |||
(5)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三)養(yǎng)心安神藥 | 1.酸棗仁、遠志 | (1)各藥的藥性、性能特點 | |
(2)各藥的功效、主治病證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5)酸棗仁、遠志的主要藥理作用 | |||
2.柏子仁、夜交藤 | (1)各藥的藥性 | ||
(2)各藥的功效、主治病證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3.合歡皮 | (1)藥性、功效 | ||
(2)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及功效的異同 | |||
十九、平肝息風(fēng)藥 | (一)基本要求 | 1.性能主治 | (1)平肝息風(fēng)藥的性能功效 |
(2)平肝息風(fēng)藥的適應(yīng)范圍 | |||
2.分類 | 平肝息風(fēng)藥的分類及各類的性能特點 | ||
3.配伍與使用注意 | (1)平肝息風(fēng)藥的配伍方法 | ||
(2)平肝息風(fēng)藥的使用注意 | |||
(二)平抑肝陽藥 | 1.石決明、牡蠣、赭石 | (1)各藥的藥性、性能特點 | |
(2)各藥的功效、主治病證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二)平抑肝陽藥 | 2.珍珠母、蒺藜 | (1)各藥的藥性 | |
(2)各藥的功效、主治病證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3.羅布麻葉 | (1)藥性、功效、用法 | ||
(2)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及功效的異同 | |||
(三)息風(fēng)止痙藥 | 1.羚羊角、鉤藤、天麻、全蝎、蜈蚣、地龍 | (1)各藥的藥性、性能特點 | |
(2)各藥的功效、主治病證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全蝎、蜈蚣的用量 | |||
(5)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6)羚羊角、鉤藤、天麻、地龍的主要藥理作用 | |||
2.僵蠶 | (1)藥性、功效、主治病證、用法、使用注意 | ||
(2)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二十、開竅藥 | (一)基本要求 | 1.性能主治 | (1)開竅藥的性能功效 |
(2)開竅藥的適應(yīng)范圍 | |||
2.分類 | 開竅藥的分類及各類的性能特點 | ||
3.配伍與使用注意 | (1)開竅藥的配伍方法 | ||
(2)開竅藥的使用注意 | |||
(二)常用中藥 | 1.麝香、冰片、石菖蒲 | (1)各藥的藥性、性能特點 | |
(2)各藥的功效、主治病證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麝香、冰片的用量 | |||
(5)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6)麝香、石菖蒲的主要藥理作用 | |||
(二)常用中藥 | 2.蘇合香、安息香 | (1)各藥的藥性 | |
(2)各藥的功效 | |||
(3)各藥的用法用量 | |||
(4)蘇合香的使用注意 | |||
(5)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及功效的異同 | |||
二十一、補虛藥 | (一)基本要求 | 1.性能主治 | (1)補虛藥的性能功效 |
(2)補虛藥的適應(yīng)范圍 | |||
2.分類 | 補虛藥的分類及各類的性能特點 | ||
3.配伍與使用注意 | (1)補虛藥的配伍方法 | ||
(2)補虛藥的使用注意 | |||
(二)補氣藥 | 1.人參、黨參、黃芪、白術(shù)、山藥、甘草 | (1)各藥的藥性、性能特點 | |
(2)各藥的功效、主治病證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人參的用量 | |||
(5)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6)人參、黨參、黃芪、甘草的主要藥理作用 | |||
(7)人參配附子,人參配蛤蚧,人參配麥冬、五味子,黃芪配柴胡、升麻,甘草配白芍的意義 | |||
2.西洋參、太子參、刺五加、大棗 | (1)各藥的藥性 | ||
(2)各藥的功效、主治病證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3.白扁豆、蜂蜜、飴糖、紅景天、絞股藍 | (1)各藥的藥性 | ||
(2)各藥的功效 | |||
(3)各藥的用法 | |||
(4)蜂蜜的使用注意 | |||
(5)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及功效的異同 | |||
(三)補陽藥 | 1.鹿茸、肉蓯蓉、淫羊藿、杜仲、續(xù)斷、補骨脂、益智仁、蛤蚧、菟絲子 | (1)各藥的藥性、性能特點 | |
(2)各藥的功效、主治病證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鹿茸、益智仁、蛤蚧的用量 | |||
(5)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6)鹿茸、淫羊藿的主要藥理作用 | |||
2.巴戟天、鎖陽、骨碎補、冬蟲夏草、核桃仁、紫河車、沙苑子 | (1)各藥的藥性 | ||
(2)各藥的功效、主治病證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紫河車的用量 | |||
(5)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3.仙茅、狗脊、海馬 | (1)各藥的藥性 | ||
(2)各藥的功效 | |||
(3)各藥的使用注意 | |||
(4)海馬的用法用量 | |||
(5)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及功效的異同 | |||
(四)補血藥 | 1.當(dāng)歸、熟地黃、何首烏、白芍、阿膠 | (1)各藥的藥性、性能特點 | |
(2)各藥的功效、主治病證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5)當(dāng)歸、何首烏、白芍的主要藥理作用 | |||
(6)當(dāng)歸配黃芪的意義 | |||
2.龍眼肉 | (1)藥性、功效 | ||
(2)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及功效的異同 | |||
(五)補陰藥 | 1.南沙參、北沙參、麥冬、石斛、黃精、枸杞子、龜甲、鱉甲 | (1)各藥的藥性、性能特點 | |
(2)各藥的功效、主治病證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5)枸杞子的主要藥理作用 | |||
(6)南沙參、北沙參的來源 | |||
二十一、補虛藥 | (五)補陰藥 | 2.天冬、玉竹、百合、墨旱蓮、女貞子、桑椹 | (1)各藥的藥性 |
(2)各藥的功效、主治病證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5)女貞子配墨旱蓮的意義 | |||
3.哈蟆油、楮實子 | (1)各藥的藥性 | ||
(2)各藥的功效 | |||
(3)各藥的使用注意 | |||
(4)哈蟆油的用法用量 | |||
(5)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及功效的異同 | |||
二十二、收澀藥 | (一)基本要求 | 1.性能主治 | (1)收澀藥的性能功效 |
(2)收澀藥的適應(yīng)范圍 | |||
2.配伍與使用注意 | (1)收澀藥的配伍方法 | ||
(2)收澀藥的使用注意 | |||
(二)常用中藥 | 1.五味子、烏梅、椿皮、赤石脂、蓮子肉、山茱萸、桑螵蛸、海螵蛸 | (1)各藥的藥性、性能特點 | |
(2)各藥的功效、主治病證 | |||
(3)各藥的使用注意 | |||
(4)烏梅的用法 | |||
(5)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6)五味子、山茱萸的主要藥理作用 | |||
2.訶子、肉豆蔻、芡實、覆盆子、浮小麥、金櫻子 | (1)各藥的藥性 | ||
(2)各藥的功效、主治病證 | |||
(3)訶子、肉豆蔻的用法 | |||
(4)訶子、肉豆蔻、覆盆子、金櫻子的使用注意 | |||
(5)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3.五倍子、麻黃根、糯稻根、罌粟殼、石榴皮 | (1)各藥的藥性 | ||
(2)各藥的功效 | |||
(3)各藥的用法、使用注意 | |||
(4)罌粟殼的用量 | |||
(5)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及功效的異同 | |||
二十三、 | (一)基本要求 | 2.配伍與使用注意 | (1)涌吐藥的配伍方法 |
涌吐藥 | (2)涌吐藥的使用注意 | ||
(二)常用中藥 | 常山、瓜蒂、藜蘆 | (1)各藥的藥性 | |
(2)各藥的功效 | |||
(3)各藥的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 |||
(4)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及功效的異同 | |||
二十四、殺蟲燥濕止癢藥 | (一)基本要求 | 1.性能主治 | (1)殺蟲燥濕止癢藥的性能功效 |
(2)殺蟲燥濕止癢藥的適應(yīng)范圍 | |||
2.配伍與使用注意 | (1)殺蟲燥濕止癢藥的配伍方法 | ||
(2)殺蟲燥濕止癢藥的使用注意 | |||
(二)常用中藥 | 1.雄黃、硫黃、輕粉、白 | (1)各藥的藥性、性能特點 | |
礬 | (2)各藥的功效、主治病證 | ||
(3)各藥的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 |||
(4)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2.蛇床子、露蜂房 | (1)各藥的藥性 | ||
(2)各藥的功效、主治病證 | |||
(3)各藥的使用注意 | |||
(4)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3.鉛丹、土荊皮 | (1)各藥的藥性 | ||
(2)各藥的功效 | |||
(3)各藥的用法用量 | |||
(4)鉛丹的使用注意 | |||
(5)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及功效的異同 | |||
二十五、拔毒消腫斂瘡藥 | (一)基本要求 | 1.性能主治 | (1)拔毒消腫斂瘡藥的性能功效 |
(2)拔毒消腫斂瘡藥的適應(yīng)范圍 | |||
2.配伍與使用注意 | (1)拔毒消腫斂瘡藥的配伍方法 | ||
(2)拔毒消腫斂瘡藥的使用注意 | |||
(二)常用中藥 | 1.斑蝥、蟾酥、馬錢子 | (1)各藥的藥性、性能特點 | |
(2)各藥的功效、主治病證 | |||
(3)各藥的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 |||
(4)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5)蟾酥、馬錢子的主要藥理作用 | |||
2.升藥、爐甘石、兒茶 | (1)各藥的藥性 | ||
(2)各藥的功效、主治病證 | |||
(3)升藥的使用注意 | |||
(4)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及主治病證的異同 | |||
3.砒石、硼砂、大蒜、貓爪草、毛茛 | (1)各藥的藥性 | ||
(2)各藥的功效 | |||
(3)各藥的使用注意 | |||
(4)砒石、硼砂的用法用量 | |||
(5)與各單元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及功效的異同 |
更多信息請查看醫(yī)學(xué)考試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