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材料,是寫材料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但也有它相對的獨立性。這樣一來,修改材料也就成了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要肯于修改。有的人寫完材料后惜字如命,自己不愿意改,還不喜歡別人改。從某種意義上講材料是改出來的。材料寫完之后,做到先不出手,再看幾遍,能改的再改一改,就像魯迅先生所說:“一篇文章至少要看兩遍,把可有可無的字句刪去?!泵飨v:“至少要看兩遍,至多應該看他十幾遍。如果粗心大意,就不懂得作文章的起碼知識”。要善于改材料。改材料,不能瞎改,不能越改越糟,“豆腐一碗、一碗豆腐”,這樣的修改也沒什么意義。在各級機關里,有些領導不一定能寫材料,但他會改材料,哪怕一字一句,改得很好。這就說明:改材料也有規(guī)律,也有學問。那么,怎么改材料呢?我掌握的原則是由大到小,由宏觀到微觀,由全局到局部,按這么一個思路去改。
首先要看標題。主題一定要集中。一篇材料一般只說一個問題,或者一個段落只說一個問題,一個門簾掛兩個牌子就亂了,要看主題正確不正確、集中不集中、鮮明不鮮明。
接著往下看觀點。觀點要與主題思想有機聯(lián)系,觀點能夠支撐主題思想,不要分兩叉去,隔離開了,風馬牛不相及。列觀點的時候要注意防止把標題排得很整齊,而思想表達不準確,要處理好這個矛盾。
推敲完觀點,再看層次結構問題。要先大后小,先重要后次要,先全局后局部。通常是大問題先說,小問題后說;重要問題先說,次要問題后說;全局的問題先說,局部的問題后說。
接著就是看素材。要看所用的素材是否真實,是否貼切,是不是有助于說明觀點、解釋情況,是否突出了個性,要把這些聯(lián)系起來審視。
還要修改語言,就是話怎么說。修改語言要注意的就是文體的要求,不能寫什么樣的材料都一個腔調,一個語氣。寫理論研討文章、學術性的文章,語言就應該理論感強一點。寫領導講話,就應該口語感強一點,說短話,通俗一些。文體不同,語言的形式、口氣也應該不同。
再一個是修改標點。古人講“斷句”,一篇文章沒有標點符號,斷句就成了一門學問,斷不對意思全反了。有的同志寫文章一逗到底,最后一個句號,這影響思想感情的表達。要重視標點符號的使用,要好好去研究研究什么地方該逗,什么地方該句,什么地方該分。
按照這么一個順序來修改主題、觀點、層次、素材、語言、標點,就可以把一份材料全面地修改出來。
更多信息請查看文秘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