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ùyìzhīcái
【成語故事】古代齊國宰相田稷子把下官送給他的一些黃金孝敬給母親,母親覺得奇觀問他做了三年宰相就有這么多俸祿,難道就沒有開銷了?田稷子只好如實回答,其母告誡他作為士大夫應(yīng)該修身養(yǎng)性,不能貪這些不義之財。田稷子立即把黃金一一退回。
【典故】不義之財,非吾有也,不孝之子,非吾子也?! h·劉向《列女傳·齊田稷母傳》
【釋義】不義:不正當(dāng),不合理。不應(yīng)該得到的或以不正當(dāng)?shù)氖侄潍@得的錢財。
【用法】作主語、賓語;指來源不正當(dāng)?shù)腻X財
【相近詞】民脂民膏、坐地分贓、不勞而獲
【反義詞】勞動致富、不謀私利
【成語造句】
◎等商號的不義之財,作為發(fā)展革命武裝的軍費開支。
◎而父親楊老堅則整天提心吊膽的,他認(rèn)定兒子出門一年多就掙了那么多錢,一定是入了邪道,掙的是不義之財,早晚要吃官司。
更多信息請查看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