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地區(qū)信息咨詢QQ及各地區(qū)考友QQ交流群
原文:
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
羊腸坂詰屈,車輪為之摧。
樹木何蕭瑟,北風聲正悲。
熊羆對我蹲,虎豹夾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頸長嘆息,遠行多所懷。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東歸。
水深橋梁絕,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無宿棲。
行行日已遠,人馬同時饑。
擔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東山》詩,悠悠使我哀。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向北登上太行山,艱難呀,這山勢多么的高聳。
山坡上的羊腸小道彎曲不平,車輪都因此而摧毀。
樹木多么的蕭條冷清,北風正傳來悲傷的聲音。
巨熊盤踞在我們的前方,虎豹在路的兩旁咆哮著。
山谷中少有人居住,而且正下著大雪。
伸長脖子眺望時,不禁深深嘆氣,這次遠征,內心感觸很多。
我內心多么的郁抑不平,想要從這東邊回去。
深廣的水面上并沒有橋梁,路途中我們遲疑不前。
因為困惑而迷失了原來的道路,接近天黑時,還找不到可以過夜的地方。
走著走著已經走了好長一段日子,人與馬也都餓了。
我們擔著行囊邊走邊撿取柴火,開鑿冰塊用來煮成稀飯。
想起經里《東山》那首詩,讓我產生連綿不絕的哀傷。
注釋
(1)《苦寒行》:屬漢樂府“相和歌·清調曲”,曹操借舊題寫時事,反映嚴寒時節(jié)在太行山中行軍的艱辛。
(2)太行山:起于河南北部,向北經山西、河北邊境入河北北部。
(3)巍?。焊呔臉幼?。
(4)羊腸坂(bǎn):地名,在壺關西南。坂,斜坡。
(5)詰(jí)屈:盤旋曲折。
(6)摧:折毀。
(7)蕭瑟:凋零。
(8)羆(pí):一種大熊。
(9)啼:號叫。
(10)溪谷:山中低而有水之地,山里人多住于此。這里是說,連溪谷也“少人民”,其它地方更沒有人了。
(11)霏(fēi)霏:雪下得大的樣子。
(12)延頸:伸長脖子,指眺望。
(13)怫(fú)郁:憂慮不安。
(14)東歸:指返回故鄉(xiāng)。
(15)中路:中途。
(16)薄暮:傍晚。薄,迫近。
(17)擔囊:挑著行囊。
(18)斧:砍,用作動詞。
(19)糜:粥。
(20)《東山》:《詩經·豳風》中的一篇,寫遠征士卒對故鄉(xiāng)的思念。
賞析
206年,曹操率兵親征高干,途中經過太行山著名的羊腸坂道,寫下了這首,其格調古直悲涼,回蕩著一股沉郁之氣。這首詩感情真摯,直抒胸臆,毫不矯情作態(tài)。詩人在詩中用質樸無華的筆觸描述了委曲如腸的坂道、風雪交加的征途、食宿無依的困境。對于艱難的軍旅生活所引起的厭倦思鄉(xiāng)情緒,詩人也做了如實的記錄。更感人的是,盡管作為軍事統(tǒng)帥,詩人在這里卻沒有強作英豪之態(tài),而是赤裸裸地寫出當時在那種環(huán)境下的內心波動,直露的筆觸把詩人的內心世界呈現出來,以其真誠而扣動著讀者的心弦。
詩以“艱哉何巍巍”總領全篇,通過征途所見突出一個“艱”字。“樹木何蕭瑟,北風聲正悲”二句為全詩奠定了蕭瑟悲涼的基調,使詩籠罩在一片凄哀險惡的氣氛中。為了進一步渲染凄哀險惡的氣氛,詩人又以羊腸小路、恐怖戰(zhàn)栗的熊吼虎叫、罕無人跡的漫漫大雪等物象感嘆行軍的艱難。以此為鋪墊,順勢提出“思欲一東歸”的念想。末二句并寫兩面,一寫詩人同情長期征戰(zhàn)的戰(zhàn)士,渴望戰(zhàn)爭結束、實現統(tǒng)一的心情;一寫詩人以周公自比,排除萬難、取得征討勝利的決心。整個詩歌彌漫著悲涼之氣,抒情真摯感人。
更多信息請查看古詩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