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試要求:
全面考查學生對生物化學基本概念、原理、和基本實驗方法的掌握情況,同時也考查學生對生物化學綜合知識的掌握應用情況以及基本專業(yè)術語英文的理解和認知情況;以檢查學生對生物化學基本知識,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以及綜合分析能力。
二、考試內(nèi)容:
考生應該比較全面地掌握生物化學的基本理論和生物化學研究的基本技術,了解當前生物化學的研究熱點、難點和發(fā)展趨勢。
1、生物大分子的結構與功能
(1)糖類分子結構與功能:單糖的結構和化學性質、單糖衍生物;寡糖的結構;多糖的組成、結構和性質。
(2)蛋白質結構與功能:氨基酸分類、結構和理化性質,氨基酸的分離和分析;肽與肽鍵,多肽的理化性質,天然活性肽;蛋白質的分類和理化性質,蛋白質的分離純化和分析測定的常用方法與技術,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分析;蛋白質氨基酸殘基與蛋白質功能關系; 蛋白質分子結構結構層次和維系蛋白質結構的化學鍵,蛋白質結構與功能的關系;蛋白質組和蛋白質組學的概念。
(3)酶學:酶的化學本質和催化作用特點,輔酶與維生素;酶的分類和命名;酶的作用機理,酶活性調節(jié)和活力測定;酶動力學參數(shù)的意義;核酶的化學本質和作用機理。
(4)脂類分子結構與功能:脂類的分類,甘油三酯,磷脂、膽固醇及其衍生物的結構和性質;脂的生物功能; 細胞質膜和內(nèi)膜的組成、結構和功能。
(5)核酸分子結構和性質:核苷酸結構和性質;核酸的化學組成、種類和功能; DNA和RNA的分子結構,基因、基因組和基因組學的概念,染色體的結構;核酸的理化性質和分離分析,核酸序列的測定。
2、物質代謝與能量代謝
(1)代謝總論與生物氧化:代謝的概念、特點和研究方法;高能鍵與高能化合物;生物氧化特點和生物氧化體系;氧化磷酸化作用及其機理;細胞質(cytosol) 中NADH的氧化。
(2)糖類代謝:多糖的酶促降解;葡萄糖的無氧酵解和有氧氧化的細胞定位、代謝途徑、能量變化、生物學意義及其調控機理,磷酸戊糖途徑的細胞定位、主要反應、代謝調控及其生物學意義;乙醛酸循環(huán)及其生物學意義;葡萄糖的異生作用的細胞定位、主要反應及其生物學意義;糖原的磷酸解及糖原生物合成,糖原代謝的細胞定位和調控機制。
(3)脂類代謝:甘油三酯的酶促水解及其調控;甘油的氧化,脂肪酸的氧化,酮體的生成與利用;α-磷酸甘油、脂肪酸、甘油三酯的合成及調控;常見磷脂的結構和磷脂的代謝;膽固醇的代謝。
(4)蛋白質的降解和氨基酸代謝:蛋白質酶和蛋白質的酶促水解;氨基酸的脫氨基作用和脫羧基作用,氨的代謝和尿素的合成,α-酮酸的代謝;氨基酸的生物合成,氨基酸代謝與一碳單位。
(5)核酸的降解和核苷酸的代謝:核酸酶和核酸的酶促降解,限制性核酸內(nèi)切酶及其應用;核苷酸的分解代謝,核苷酸的生物合成及其調控。
(6)物質代謝相互聯(lián)系和調控:糖、脂、蛋白質和核酸代謝的相互聯(lián)系;代謝調節(jié)的概念,酶活性和酶含量的調節(jié),激素和神經(jīng)對物質代謝的調節(jié)。
3、遺傳信息的傳遞和表達
(1)DNA的生物合成:生物學中心法則;DNA的復制體系,DNA的半保留復制和半不連續(xù)復制;原核生物DNA的復制過程和真核生物DNA復制的特點,DNA復制的忠實性;逆轉錄酶和逆轉錄;DNA損傷的概念和修復的方式。
(2)RNA的生物合成與加工:原核和真核生物RNA的合成體系,RNA合成過程及其調控,RNA生物合成的抑制劑;原核和真核生物RNA轉錄后加工,RNA的編輯;RNA的復制和無模板合成。
(3)蛋白質的生物合成與加工:蛋白質的合成體系,核糖體結構與功能;遺傳密碼及其特性,遺傳密碼的閱讀;原核生物蛋白質的合成過程和真核生物蛋白質合成的特點,蛋白質合成的抑制劑,蛋白質合成的調控和忠實性;多肽鏈合成后的加工、折疊和定向轉運;寡肽的生物合成。
(4)基因表達的調控:原核生物基因表達的操縱子學說,乳糖操縱子的結構及調控機理,反義RNA、RNA干擾和非編碼RNA的概念及其作用;真核生物基因表達的轉錄和翻譯水平調控。
4、生物化學研究技術
(1)電泳技術的原理和應用。
(2)層析技術(凝膠層析、離子交換層析、親和層析)的原理和應用。
(3)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和應用。
(4)蛋白質(酶)免疫技術的原理和應用。
(5)酶活性測定的常用方法和技術。
(6)蛋白質、核酸分離純化的常用方法和技術。
5、生物化學研究的重大突破對生物學其他學科的作用以及生物化學的研究新進展
三、考試題型:
選 擇 題: 20%
判 斷 題: 10%
名詞解釋: 20%
簡 答 題: 30%
綜 合 題: 20%
四、參考書目:
《生物化學(第三版)》,王境巖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