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飛起吃人”“捉麻麻魚”……這些地道的重慶方言、俚語,還有多少為人所知?重慶市育才中學的4名高中生寫下萬字論文,探討重慶方言在青少年中的認知及使用情況,并呼吁關注重慶方言的傳承。這份論文引起專家學者的關注,還獲得了由清華大學主辦的“登峰杯”全國中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復賽一等獎。8月,4名高中生將攜此論文角逐決賽。
【解析】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和重要表現形式,不同的方言對應的是多元化的社會文化、風土人情。最典型的是一些地方曲藝,如花鼓戲、相聲等,往往是依托于方言的背景,方能展現其特色與魅力。那么一旦方言衰敗,其對應的文化表現形式也將隨之凋零。語言學家劉半農曾說過,方言是一種“地域的神味”。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方言已逐漸形成完整的語音結構系統(tǒng)、詞匯結構系統(tǒng)和語法結構系統(tǒng),并已成為區(qū)域內民眾進行社會交際的一種聯(lián)結紐帶。方言富有特色的表達,往往與一個地方的風俗、文化等相互融合,是鄉(xiāng)土文化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一句句方言,連綴著很多人關于故鄉(xiāng)的記憶。在長期的使用中,方言早已衍化為一種身份識別的“符號”,成為拉近人們情感、凝聚文化認同的重要媒介。在急遽變化的全球化與城市化進程中,如果方言與故鄉(xiāng)的過往一并凋零,鄉(xiāng)愁也就成了無根的浮萍。無論是出于情感傳承,還是從文化傳承等角度考慮,方言都應當受到保護。
借助行政權力對于方言的尊重和敬畏,讓方言消失得慢一點,或是尋找新的生存空間與傳承方式。比如,在城鎮(zhèn)化進程中,適當保留一些“鄉(xiāng)音化”的地名;在發(fā)展文化事業(yè)方面,對那些與方言有關的地方特色文化項目給予必要的扶持。而在社會層面,消除對方言的歧視很有必要。
保護方言要依循社會的自發(fā)動力,給予方言保護必要的空間。作為社會環(huán)境的產物,語言并非一成不變,它有著自己的變化規(guī)律,方言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