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什么答什么”是申論作文最基本的作答理念。申論其實很簡單,我們常說前面小題目找要點,后面作文找亮點,但是為什么很多考生找不到這些點,或者即使你找到了也找不全呢,很重要的一點原因就是考生在做題過程中沒有堅持“問什么,答什么”的原則。但是關于同樣的材料,同樣的主題,為什么有的考生分數(shù)比較高,而有的考生分數(shù)就比較低呢,究竟是什么影響了考生的成績?在備考中我們又需要重點關注哪些內(nèi)容?現(xiàn)在為考生揭秘、講解影響申論成績高低的兩大因素。
一、材料處理能力
在這我們需要簡單說一下很多考生關于答題的一個誤區(qū),部分考生認為申論題目的答案要點即使我答不到具體答案中的關鍵詞,但是我答的內(nèi)容大致意思相似也可以得分。在這里專家告訴各位考生,申論判卷最重要的一個原則是按詞給分。這個詞一般不需要我們考生自己提煉自己發(fā)揮,僅僅需要到材料中去尋找答案要點即可。這就對考生材料處理的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材料處理能力分為兩種情況,一是題目分析的能力,二是材料閱讀的能力,這里面我們通過呈現(xiàn)例子的形式來為考生講解。
【示例】閱讀以下三則材料,圍繞“基層維穩(wěn)與社會發(fā)展”,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控制在800——1000字,文中不得體現(xiàn)真實的個人信息。
這道作文題目的總論點顯然是需要源自于題干的話題“基層維穩(wěn)與社會發(fā)展”,即使材料的側重點主要圍繞“城市基層社會管理體制被打破”來展開,我們也需要以題干的話題為主材料的內(nèi)容為輔,所以說如果考生將這個話題作為作文的總論點那么就一定不會跑題了,這就做到了“問什么答什么”。
二、理論政策水平
理論政策水平關系到考生能不能讀透材料,能不能對材料中的問題進行有效解讀,目前的事業(yè)單位申論考試趨勢是理論政策型材料的數(shù)量逐步增加,而這些理論政策型材料對解題答題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上面說過了,答案中的關鍵踩分詞一般都是可以從材料當中直接提取,但是仍然有少部分答案是需要考生自己去提煉加工的,這就需要考生基于材料并且結合自身對于政策理論的一個理解進行提煉。
【示例】“2—3月,項目領導小組確立相關會議機制,及時策劃、部署各項心理健康干預活動,及時協(xié)調(diào)解決有關問題。啟動項目以來,共部署了3次大型會議的籌備工作……”
結合上文以及日常理論政策的積累可以得出要點“構建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