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前段一時成為輿論焦點的熱詞Hustler(妓女;騙子;充滿活力的人)吧?唉,都是一詞多義惹得禍。今天談的hickey也是一詞多義--叫不上名的東西;不受歡迎的“青春痘”;熱吻后留在對方脖子上的激情見證“牙痕”。呵,不相干的意思全扯到了一起,尤其是牽涉到“吻痕”這么曖昧的話題,看來,用hickey一詞時也要格外小心哦。
一種說法認為:Hickey(吻痕)源于美國一個名叫Hickey(?;?的情場高手,他時任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市市長時惹下了無限風流韻事,也在無數(shù)女子脖子上印下了吻痕。但很多學者并不認同這種言傳,雖然他們不能說出hickey的多層含義是如何演變而來的。
正統(tǒng)的辭源學認為:Hickey最早出現(xiàn)于1902年,當時指口語中“叫不上名的小玩意”,一系列可表這層含義的詞如:dingus,whatsis,doodad。1918年,Hickey開始用來形容臉上惹人厭煩的“粉刺”。Hickey的現(xiàn)代意“吻痕”始于1942年, 相當于常見的love bite。舉個例子吧:
The girl blushed when people stared at all the hickeys on her neck.(當別人盯著她脖子上的吻痕時,她臉都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