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庚《說<易水歌①>》高一說明文閱讀題及答案
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
荊軻②以此得名,而短短的兩句詩乃永垂于千古。在詩里表現(xiàn)雄壯的情緒之難,在于令人心悅誠服,而不在囂張夸大;在能表現(xiàn)出那暫時的感情后面蘊藏著的更永久更普遍的情操,而不在那一時的沖動。大約悲壯之辭往往易于感情用事,而人在感情之下便難于辨別真?zhèn)?,于是字里行間不但欺騙了別人,而且欺騙了自己。許多一時興高采烈的作品,事后自己讀起來也覺得索然無味,正是那表現(xiàn)欺騙了自己的緣故?!兑姿琛芬暂p輕二句遂為千古絕唱,我們讀到它時,何嘗一定要有荊軻的身世。這正是藝術(shù)的普遍性,它超越了時間與空間而訴之于那永久的情操。
“蕭蕭”二字詩中常見。古詩:“白楊多悲風(fēng),蕭蕭愁殺人③。”“風(fēng)蕭蕭”三字所以自然帶起了一片高秋之意。古人說“登山臨水兮送將歸④”,而這里說:“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它們之間似乎是一個對照,又似乎是一個解釋,我們不便說它究竟是什么,但我們卻尋出了另外的一些詩句。這里我們首先記得那“明月照積雪”的遼闊。
“明月照積雪⑤”,清潔而寒冷,所謂“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兑姿琛伏c出了寒字,謝詩沒有點出,但都因其寒而高,因其高而更多情致。杜詩說“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猿嘯為什么要哀,我們自然無可解釋。然而我們不見那“朔風(fēng)勁且哀”嗎?朔風(fēng)是北風(fēng),它自然要剛勁無比,但這個哀字卻正是這詩的傳神之處。那么壯士這一去又豈可還乎?一去正是寫一個勁字,不復(fù)還豈不又是一個哀字?天下巧合之事必有一個道理,何況都是名句,何況又各不相關(guān)。各不相關(guān)而有一個更深的一致,這便是藝術(shù)的普遍性。我們每當(dāng)秋原遼闊,寒水明凈,獨立在風(fēng)聲蕭蕭之中,即使我們并非壯士,也必有壯士的胸懷,所以這詩便離開了荊軻而存在。它雖是荊軻說出來的,卻屬于每一個人。“枯桑知天風(fēng),海水知天寒⑥”,我們?nèi)伺c人之間的這一點相知,我們?nèi)伺c自然間的一點相得,這之間似乎可以說,又似乎不可以說,然而它卻把我們的心靈帶到了一個更遼闊的世界去。那廣漠的原野乃是生命之所自來,我們在狹小的人生中早已把它忘記,在文藝上乃又認(rèn)識了它,我們生命雖然短暫,在這里卻有了永生的意味。
專諸⑦刺吳王,身死而功成,荊軻刺秦王,身死而事敗。然而我們久已忘掉了專諸,而在贊美著荊軻。士固不可以成敗論,而我們之更懷念荊軻,豈不正因為這短短的詩嗎?詩人創(chuàng)造了詩,同時也創(chuàng)造了自己,它屬于荊軻,也屬于一切的人們。
注釋:
①選自《唐詩綜論》(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7年版)。②[荊軻(?—前227年)]戰(zhàn)國衛(wèi)人(今河南北部)。稱荊卿,③[白楊多悲風(fēng),蕭蕭愁殺人]漢《古詩十九首·去者日以疏》中句子。④[登山臨水兮送將歸]《楚辭·九辨》中的句子。⑤[明月照積雪」南朝·謝靈運《歲暮》中的詩句。⑥[枯桑知天風(fēng),海水知天寒]出自漢樂府詩《飲馬長城窟行》。⑦[專諸(?—前515)]春秋時吳國堂邑人。吳公子光(闔閭)陰謀刺殺吳王僚而自立,伍子胥薦專諸于光。僚十二年,光具酒請僚,專諸置匕首于魚腹中,乘進(jìn)獻(xiàn)時刺僚,立死。專諸為僚之隨從所殺。公子光遂自立為王。事見《史記·吳太伯世家》。
30、填空并指出下列句中加點字在文中指代的內(nèi)容:(4分)
(1)荊軻的事跡見于《 》這是一部 ( 體例)的史書 。(2分)
(2)這正是藝術(shù)的普遍性,它超越了時間與空間而訴之于那永久的情操。(2分)
31、讀畢此文,想一想,《易水歌》中的短短兩句,為什么能成為千古絕唱?本文對你鑒賞詩詞的方法有何啟示?(4分)
32、談?wù)勀銓?ldquo;詩人創(chuàng)造了詩,同時也創(chuàng)造了自己,它屬于荊軻,也屬于一切的人們”這句話的理解。(4分)
參考答案:
30、(1) 《 戰(zhàn)國策 》, 國別體
(2) “這”指“在詩里表現(xiàn)…傳千古;它為荊軻抒了志,后人也可借詩抒發(fā)自己的志向。
2025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