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試目的
廣東食品藥品職業(yè)學院中藥學專業(yè)(省一流高職院校高水平專業(yè)、省二類品牌專業(yè))面向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自主招生考試是以具有廣東省戶籍,符合2017年廣東省普通高等學校統一招生考試報名資格的應往屆中職畢業(yè)生為對象的選拔性考試。其目的是培養(yǎng)更多的中藥專業(yè)高技能人才,滿足醫(yī)藥工業(yè)快速發(fā)展對醫(yī)藥行業(yè)技能型人才緊缺的現狀,響應國務院《2016~2030中醫(yī)藥發(fā)展規(guī)劃》的號召,促進廣東醫(yī)藥行業(yè)健康持續(xù)發(fā)展。
二、考試形式
實行“綜合文化考試(含綜合文化知識和專業(yè)綜合理論)+專業(yè)技能考核”的考試形式,綜合文化知識和專業(yè)綜合理論、專業(yè)技能的權重比例為4:3:3。入學測試總分滿分值為500分,其中綜合文化知識考試滿分值為200分,專業(yè)綜合理論考試滿分值為150分,專業(yè)技能考核滿分值為150分??荚噧热莅ǎ?/p>
1.綜合文化考試:見“綜合文化考試大綱”,總分200分。
2.專業(yè)綜合理論考試:主要是中醫(yī)藥基礎知識,包括中醫(yī)基本理論、常用中藥功效與適應證、常用中藥性狀鑒別特點等知識,總分150分。
3.專業(yè)技能考核:對220種常用中藥中75種進行識別,總分150分。
三、考核組織與考核時間
1.綜合文化知識、專業(yè)綜合理論采用閉卷形式,考試時間分別為90分鐘。
2.專業(yè)技能考核采用現場考核的形式,選取75種藥材擺放在相應位置上(編號為1~75),要求考生在20秒之內在答題卡上寫出一味藥材的正名(參照中國藥典2015年版,藥名字寫錯不得分),一味藥材考核結束后(以鈴聲提示為準),考生移步到相鄰藥材位置上進行考核,直至完成75味藥材的考核。
四、具體內容及要求
(一)綜合文化知識考試
(二)專業(yè)綜合理論考試部分
大單元 | 小單元 | 細目 | 要點 |
一、中醫(yī)基本理論 | 中醫(yī)藥發(fā)展史 | 中醫(yī)藥發(fā)展史 | 中醫(yī)四大經典著作、本草著作歷代著名的醫(yī)家及其代表作 |
中醫(yī)理論簡介 | 中醫(yī)對人體和疾病的認識 中醫(yī)學的基本特點(整體觀念、辨證論治) | ||
中醫(yī)學的哲學基礎 | 陰陽學說 五行學說 | ||
陰陽學說 | 陰陽的概念、基本內容 | 陰陽的含義 對立制約、互根互用、消長平衡、相互轉化及其陰陽學說的臨床應用 | |
五行學說 | 五行的基本概念、特性、基本內容 | 五行的含義、事物屬性的五行歸類、五行的生克制化及其在疾病防治中的應用 | |
藏象 | 五臟 | 臟:心、肝、脾、肺、腎的生理功能,與五體、官竅、五液、五志的關系。 | |
六腑 | 六腑(生理功能)、腑之間的關系 | ||
氣血津液學說 | 氣、血、津液 | 氣的概念、來源、幾種重要的氣的生成;分布與功能;血的概念、生成、血的運行和功能;津液的概念、生成、功能;津液的輸布與排泄 | |
氣血津液之間的關系 | 氣與血的關系 氣與津液的關系 津液與血的關系 | ||
病因病機 | 病因、病機 | 六淫的概念、致病特點 邪正盛衰病機、陰陽失調病機 | |
二、中藥基本知識與鑒別技術 | 中藥基礎知識 | 中藥的性能 配伍與使用 采收加工 中藥炮制 中藥鑒定 | 四氣的概念、臨床應用; 五味的概念、五味的功能; 升降浮沉、歸經的概念,臨床的應用; 毒性的概念,減毒增效理論; 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 道地藥材; 中藥炮制目的; 中藥性狀鑒別的常用方法 |
三、中藥應用與識別 | 解表藥 | 發(fā)散風寒藥 | 解表藥、發(fā)散風寒藥的概念、功效與適應證、使用注意; 麻黃、桂枝、紫蘇葉、生姜、荊芥、防風、羌活、細辛、白芷、辛夷的識別、藥性特點、功效與應用、使用注意 |
發(fā)散風熱藥 | 發(fā)散風熱藥的功效與適應證。 薄荷、蟬蛻、牛蒡子、桑葉、菊花、葛根、柴胡、升麻的識別、藥性特點、功效與應用、使用注意。 | ||
清熱藥 | 清熱瀉火藥 | 清熱藥的概念、火熱證的臨床表現、清熱瀉火藥的功效與適應證、使用注意。 石膏、知母、梔子、夏枯草、淡竹葉、蘆根、天花粉的識別、藥性特點、功效與應用、使用注意。 | |
清熱燥濕藥 清熱解毒藥 | 清熱燥濕藥、清熱解毒藥的概念、適應證、使用注意等。 黃芩、黃連、黃柏、龍膽、金銀花、連翹、蒲公英、紫花地丁、大青葉、板藍根、白頭翁、穿心蓮的識別,藥性特點、功效與應用、使用注意。 | ||
清熱涼血藥 清退虛熱藥 | 清熱涼血藥、清退虛熱藥的概念、適應證、使用注意等。 地黃、玄參、牡丹皮、青蒿、地骨皮的識別、藥性特點、功效與應用、使用注意。 | ||
瀉下藥 | 瀉下藥的的概念、分類、適應證、使用注意等。 大黃、芒硝、火麻仁、郁李仁的識別、藥性特點、功效與應用、使用注意。 | ||
祛風濕藥 | 祛風濕藥概念、分類、適應證、使用注意等。 獨活、威靈仙、蘄蛇、木瓜、防己、秦艽、桑寄生、川烏、五加皮的識別、藥性特點、功效與應用、使用注意。 | ||
化濕藥 | 化濕藥的概念、適應證、使用注意等。 廣藿香、砂仁、豆蔻、蒼術、厚樸的識別、藥性特點、功效與應用、使用注意。 | ||
利水滲濕藥 | 利水滲濕藥的概念、適應證、分類、使用注意等。 茯苓、薏苡仁、豬苓、澤瀉、車前子、滑石、金錢草、茵陳蒿、木通的識別、藥性特點、功效與應用、使用注意。 | ||
溫里藥 | 溫里藥的概念、適應證、分類、使用注意等。 附子、干姜、肉桂、吳茱萸(丁香、小茴香、高良姜、八角茴香)的識別、藥性特點、功效與應用、使用注意。 | ||
理氣藥 | 理氣藥的概念、適應證、分類、使用注意等。 陳皮、枳實、木香、香附、青皮、川楝子(化橘紅、枳殼)、沉香的識別、藥性特點、功效與應用、使用注意。 | ||
消食藥 | 消食藥的概念、適應證、使用注意。 山楂、麥芽、神曲、萊菔子、雞內金的識別、藥性特點、功效與應用、使用注意。 | ||
驅蟲藥 | 驅蟲藥的概念、適應證、使用注意。 使君子、苦楝皮、檳榔的識別、藥性特點、功效與應用、使用注意。 | ||
止血藥 | 止血藥的概念、適應證、分類、使用注意等。 小薊、地榆、白茅根、白及、蒲黃、茜草、三七、艾葉的識別、藥性特點、功效與應用、使用注意。 | ||
活血化瘀藥 | 活血化瘀藥的概念、適應證、分類、使用注意。 川芎、延胡索、郁金、乳香、沒藥、丹參、紅花、桃仁、益母草、牛膝、莪術的識別、藥性特點、功效與應用、使用注意。 | ||
化痰止咳平喘藥 | 化痰止咳平喘藥的概念、適應證、分類、使用注意。 半夏、天南星、旋覆花、川貝母、浙貝母、瓜蔞、竹茹、桔梗、苦杏仁、紫蘇子、百部、紫菀、款冬花、枇杷葉、桑白皮的識別、藥性特點、功效與應用、使用注意。 | ||
安神藥 | 安神藥的的概念、適應證、分類、使用注意。 朱砂、酸棗仁、柏子仁、遠志的識別、藥性特點、功效與應用、使用注意。 | ||
平肝息風藥 | 平肝息風藥的概念、適應證、分類、使用注意。 石決明、牡蠣、赭石、羚羊角、鉤藤、天麻、牛黃、地龍、全蝎、僵蠶的藥性特點、功效與應用、使用注意。 | ||
開竅藥 | 開竅藥的概念、適應證、分類、使用注意。 麝香、冰片、蘇合香、石菖蒲的識別、藥性特點、功效與應用、使用注意。 | ||
補虛藥 | 補氣藥 | 補虛藥的概念、適應證、分類、使用注意。 人參、黨參、西洋參、黃芪、白術、山藥、甘草、大棗的識別、藥性特點、功效與應用、使用注意。 | |
補陽藥 | 鹿茸、淫羊藿、杜仲、菟絲子、肉蓯蓉、補骨脂、益智、巴戟天、沙苑子的識別、藥性特點、功效與應用、使用注意。 | ||
補血藥 | 當歸、熟地黃、白芍、何首烏、阿膠的識別、藥性特點、功效與應用、使用注意。 | ||
補陰藥 | 補陰藥的概念、適應證、使用注意。 北沙參、南沙參、麥冬、天冬、玉竹、百合、石斛、枸杞子、龜甲、鱉甲的識別、藥性特點、功效與應用、使用注意。 | ||
收澀藥 | 收澀藥的概念、適應證、使用注意。 五味子、烏梅、肉豆蔻、蓮子、山茱萸、桑螵蛸的識別、藥性特點、功效與應用、使用注意。 |
(三)專業(yè)技能考核部分
考試模塊、時間
專業(yè)技能考核:選取75種中藥進行識別,在監(jiān)考人員引導下完成考核。中藥性狀鑒別技能考核范圍如下:
《中國藥典》(2015年版)收載的、臨床常用的220種中藥材及其飲片(見表1)。
表1中藥性狀鑒別品種目錄
類別 | 品種 |
根及根莖類中藥 (76種) | 細辛、狗脊、大黃、何首烏、牛膝、太子參、威靈仙、附子、白芍、黃連、防己、延胡索、板藍根、甘草、黃芪、人參、紅參、西洋參、三七、白芷、當歸、前胡、川芎、防風、柴胡、龍膽、紫草、丹參、黃芩、玄參、地黃、熟地黃、巴戟天、桔梗、黨參、木香、白術、蒼術、澤瀉、半夏、石菖蒲、百部、川貝母、郁金、天麻、川牛膝、白頭翁、赤芍、升麻、北豆根、苦參、葛根、北沙參、天花粉、南沙參、紫菀、三棱、天南星、浙貝母、黃精、玉竹、天冬、麥冬、知母、山藥、莪術、姜黃、遠志、獨活、羌活、秦艽、香附、千年健、高良姜、茜草、續(xù)斷 |
皮類、莖木類中藥 (19種) | 蘇木、鉤藤、槲寄生、川木通、降香、通草、大血藤、雞血藤、忍冬藤、桂枝、桑枝、牡丹皮、厚樸、肉桂、杜仲、黃柏、香加皮、地骨皮、桑白皮 |
花、葉類中藥(15種) | 淫羊藿、大青葉、番瀉葉、枇杷葉、紫蘇葉、桑葉、辛夷、丁香、金銀花、款冬花、紅花、合歡花、旋覆花、菊花、蒲黃 |
果實、種子類中藥 (55種) | 五味子、木瓜、山楂、苦杏仁、決明子、補骨脂、枳殼、吳茱萸、小茴香、山茱萸、連翹、馬錢子、枸杞子、梔子、瓜蔞、檳榔、砂仁、豆蔻、桃仁、火麻仁、郁李仁、烏梅、沙苑子、枳實、陳皮、巴豆、酸棗仁、使君子、蛇床子、菟絲子、牽牛子、夏枯草、王不留行、肉豆蔻、芥子、槐角、地膚子、化橘紅、白果、柏子仁、女貞子、蔓荊子、牛蒡子、大腹皮、草果、紅豆蔻、草豆蔻、益智、胡椒、蒺藜、佛手、淡豆豉、胖大海、薏苡仁、車前子 |
全草類中藥(19種) | 麻黃、金錢草、廣藿香、荊芥、車前草、薄荷、穿心蓮、青蒿、石斛、益母草、澤蘭、肉蓯蓉、茵陳、淡竹葉、佩蘭、半邊蓮、鎖陽、蒲公英、馬齒莧 |
其他類中藥(11種) | 茯苓、靈芝、海藻、乳香、沒藥、青黛、五倍子、天竺黃、海金沙、蘆薈、昆布 |
動物藥類(18種) | 石決明、珍珠、土鱉蟲、金錢白花蛇、鹿茸、地龍、水蛭、牡蠣、瓦楞子、蛤殼、僵蠶、龜甲、鱉甲、海馬、海龍、海螵蛸、蜈蚣、桑螵蛸 |
礦物藥類(6種) | 朱砂、滑石、石膏、芒硝、玄明粉、白礬 |
五、試題類型
1、專業(yè)綜合理論
(1)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100分;
(2)判斷題,每題2分,共50分。
【特別提醒】作答必須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考號寫清楚。
2、專業(yè)技能
中藥性狀識別技能考核:
共計75種藥材,每題2分。
六、教材及主要參考書
1、《實用中醫(yī)藥基礎》,主編:趙珍東,重慶大學出版社,2014
2、《中醫(yī)藥學概論》,主編:張中社,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