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積累與運(yùn)用(24分)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有誤的一項是()(3分)
A.污澀(sè)逞(chěng)能悲愴(chuàng)剽(piāo)悍
B.悵(chàng)然肌腱(jiàn)勸誘(yòu)遒(qiú)勁
C.紅綾(líng)甜膩(nì)溝壑(hè)妒忌(jì)
D.蜷(quǎn)伏嫻(xián)熟不羈(jī)相覷(qù)
2.下列詞語的書寫有誤的一項是()(3分)
A.馴良抽搐恍惚妄下斷語B.窺伺庇蔭蒼穹進(jìn)退維谷
C.瘡痍獷野慫恿略勝一籌D.觀瞻畸形悲楚眼花潦亂
3.下列各句中的加點成語,運(yùn)用有誤的一項是()(3分)
A.斑羚們發(fā)現(xiàn)自己陷入了進(jìn)退維谷的絕境,一片驚慌,胡亂躥跳。
B.在“我是歌手”的舞臺上,林志炫的服裝精致得體,天衣無縫。
C.這叫聲與我平常聽到的羊叫迥然不同,沒有柔和的顫音,沒有甜膩的媚態(tài)。
D.高翔的男中音和劉丹的手風(fēng)琴伴奏相得益彰,更富有藝術(shù)感染力。
4.下列句子有語病的一項是()(3分)
A.春天來了,它成了一只壯貓了,卻仍不改它的憂郁性,也不去捉鼠,終日懶惰地伏著,吃得胖胖的。
B.斑羚不但有肌腱發(fā)達(dá)的四條長腿,極善跳躍,是食草類動物中的跳遠(yuǎn)冠軍,而且就像人跳遠(yuǎn)有極限一樣,在同一水平線上,健壯的公斑羚最多只能跳出五米遠(yuǎn)。
C.天然要比人工更美麗些;在一個動物身上,動作的自由就構(gòu)成美麗的天然。
D.人類所曾做到的最高貴的征服,就是征服了這豪邁而剽悍的動物——馬。
5.下列有關(guān)課文的說法中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貓》的作者家里三次養(yǎng)貓的經(jīng)歷給他帶來了不盡相同的感受。
B.《斑羚飛渡》寫了斑羚們由于種群數(shù)量過多而面臨生死抉擇時的舉動。
C.《馬》的作者布封是法國博物學(xué)家、作家,他的作品還有《昆蟲記》。
D.《狼》選自《聊齋志異》,《聊齋志異》是清代蒲松齡寫的長篇筆記體小說。
6.綜合性學(xué)習(xí)活動。(9分,每小題3分)
為了更好地認(rèn)識狼,了解狼,你所在的班級為此舉行了一個以“走近狼”為主題的班會。下面我們來共同參與。
(1)假如你是班會的主持人,請你寫一個開場白。
(2)班上要建立一個“與狼共舞”的網(wǎng)站,目的是希望每個喜歡狼的人都能了解狼。這個網(wǎng)站上目前已經(jīng)設(shè)立了以下三個欄目及欄目宗旨:
欄目欄目宗旨
王者的魅力收集狼的圖片及生活習(xí)性
歷史的背影介紹狼的歷史發(fā)展
遠(yuǎn)方的哭泣有關(guān)狼的生態(tài)保護(hù)以及措施交流
但大家均認(rèn)為欄目太少,內(nèi)容不豐富。你認(rèn)為可以再增添哪些欄目?
(3)狼在中國有悠久的生活歷史,我們漢語也與狼有密切的關(guān)系。漢語中有許多關(guān)于狼的成語,如“狼吞虎咽”“如狼似虎”等,請你再舉出兩個這樣的成語,并說說這些成語的含義。
二、閱讀理解(36分)
(一)閱讀下文,回答后面的問題。(12分)
一屠晚歸,擔(dān)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yuǎn)。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fù)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dān)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jǐn)?shù)刀斃之。方欲行,轉(zhuǎn)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7.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3分)
A.顧野有麥場顧:顧及,顧慮
B.止有剩骨止:通“只”
C.屠自后斷其股股:大腿
D.一狼洞其中洞:動詞,打洞
8.下列各句中“之”的意義與例句中的“之”相同的一項是()(3分)
例句: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A.復(fù)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B.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C.無絲竹之亂耳。
D.以刀劈狼首,又?jǐn)?shù)刀斃之。
9.對“途中兩狼,綴行甚遠(yuǎn)”一句翻譯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路上遇到兩只狼,緊跟著走了很遠(yuǎn)。
B.路上有兩只狼,緊緊在后面跟著。
C.路上遇到兩只狼,遠(yuǎn)遠(yuǎn)地跟著。
D.路上遇到兩只狼,跟隨著走了很遠(yuǎn)。
10.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狼》一文節(jié)選自蒲松齡的長篇小說集《聊齋志異》。
B.《狼》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敘事——遇狼、御狼、懼狼、殺狼;第二部分是議論。
C.《聊齋志異》這一書名中的“聊齋”是作者的書屋名稱,“志”是記述的意思,“異”指記述的故事。
D.清朝的蒲松齡,號柳泉居士,唐朝的李白,號青蓮居士,唐朝的白居易,號香山居士。
(二)閱讀下文,回答后面的問題。(14分)
這時,妻買了一對黃色的芙蓉鳥來,掛在廊前,叫得很好聽。妻常常叮囑著張嬸換水,加鳥糧,洗刷籠子。那只花白貓對于這一對黃鳥,似乎也特別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對鳥籠凝望著。
妻道:“張嬸,留心貓,它會吃鳥呢。”
張嬸便跑來把貓捉了去。隔一會兒,它又跳上桌子對鳥籠凝望著了。
一天,我下樓時,聽見張嬸在叫道:“鳥死了一只,一條腿被咬去了,籠板上都是血。是什么東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鳥是死了,羽毛松散著,好像它曾與它的敵人掙扎了許久。
我很憤怒,叫道:“一定是貓,一定是貓!”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聽見了,也匆匆地跑下來,看了死鳥,很難過,便道:“不是這貓咬死的還有誰?它常常對鳥籠望著,我早就叫張嬸要小心了。張嬸!你為什么不小心?”
張嬸默默無言,不能有什么話來辯護(hù)。
于是貓的罪狀證實了。大家都去找這可厭的貓,想給它以一頓懲戒。找了半天,卻沒找到。我以為它真是“畏罪潛逃”了。
三妹在樓上叫道:“貓在這里了。”
它躺在露臺板上曬太陽,態(tài)度很安詳,嘴里好像還在吃著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著這可憐的鳥的腿了,一時怒氣沖天,拿起樓門旁倚著的一根木棒,追過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聲“咪嗚!”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還憤憤地,以為懲戒得還不夠快意。
隔了幾天,李嫂在樓下叫道:“貓,貓!又來吃鳥了。”同時我看見一只黑貓飛快地逃過露臺,嘴里銜著一只黃鳥。我開始覺得我是錯了!
我心里十分難過,真的,我的良心受傷了,我沒有判斷明白,便妄下斷語,冤苦了一只不能說話辯訴的動物。想到它的無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針,刺我的良心的針!
我很想補(bǔ)救我的過失,但它是不能說話的,我將怎樣地對它表白我的誤解呢?
兩個月后,我們的貓忽然死在鄰家的屋脊上。我對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兩只貓的亡失,更難過得多。
我永無改正我的過失的機(jī)會了!
自此,我家永不養(yǎng)貓。
11.閱讀文段,將“芙蓉鳥事件”的始末,按故事發(fā)展的過程,用5個小標(biāo)題歸納出來,并說明為什么這樣安排情節(jié)。(2分)
12.“想到它的無抵抗的逃避……良心的針”這句話用了什么修辭手法?作者要表達(dá)什么樣的意思?(3分)
13.下面語句中的“似乎”“好像”能否刪掉?為什么?(4分)
(1)似乎也特別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對鳥籠凝望著。
(2)態(tài)度很安詳,嘴里好像還在吃著什么。
14.“自此,我家永不養(yǎng)貓”這句話也是全文的結(jié)尾,它在結(jié)構(gòu)上有什么作用?(2分)
15.從作者對自家貓的判斷錯誤一事中,你有什么感想?(3分)
二、閱讀理解(36分)
(一)閱讀下文,回答后面的問題。(12分)
一屠晚歸,擔(dān)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yuǎn)。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fù)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dān)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jǐn)?shù)刀斃之。方欲行,轉(zhuǎn)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7.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3分)
A.顧野有麥場顧:顧及,顧慮
B.止有剩骨止:通“只”
C.屠自后斷其股股:大腿
D.一狼洞其中洞:動詞,打洞
8.下列各句中“之”的意義與例句中的“之”相同的一項是()(3分)
例句: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A.復(fù)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B.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C.無絲竹之亂耳。
D.以刀劈狼首,又?jǐn)?shù)刀斃之。
9.對“途中兩狼,綴行甚遠(yuǎn)”一句翻譯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路上遇到兩只狼,緊跟著走了很遠(yuǎn)。
B.路上有兩只狼,緊緊在后面跟著。
C.路上遇到兩只狼,遠(yuǎn)遠(yuǎn)地跟著。
D.路上遇到兩只狼,跟隨著走了很遠(yuǎn)。
10.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狼》一文節(jié)選自蒲松齡的長篇小說集《聊齋志異》。
B.《狼》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敘事——遇狼、御狼、懼狼、殺狼;第二部分是議論。
C.《聊齋志異》這一書名中的“聊齋”是作者的書屋名稱,“志”是記述的意思,“異”指記述的故事。
D.清朝的蒲松齡,號柳泉居士,唐朝的李白,號青蓮居士,唐朝的白居易,號香山居士。
(二)閱讀下文,回答后面的問題。(14分)
這時,妻買了一對黃色的芙蓉鳥來,掛在廊前,叫得很好聽。妻常常叮囑著張嬸換水,加鳥糧,洗刷籠子。那只花白貓對于這一對黃鳥,似乎也特別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對鳥籠凝望著。
妻道:“張嬸,留心貓,它會吃鳥呢。”
張嬸便跑來把貓捉了去。隔一會兒,它又跳上桌子對鳥籠凝望著了。
一天,我下樓時,聽見張嬸在叫道:“鳥死了一只,一條腿被咬去了,籠板上都是血。是什么東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鳥是死了,羽毛松散著,好像它曾與它的敵人掙扎了許久。
我很憤怒,叫道:“一定是貓,一定是貓!”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聽見了,也匆匆地跑下來,看了死鳥,很難過,便道:“不是這貓咬死的還有誰?它常常對鳥籠望著,我早就叫張嬸要小心了。張嬸!你為什么不小心?”
張嬸默默無言,不能有什么話來辯護(hù)。
于是貓的罪狀證實了。大家都去找這可厭的貓,想給它以一頓懲戒。找了半天,卻沒找到。我以為它真是“畏罪潛逃”了。
三妹在樓上叫道:“貓在這里了。”
它躺在露臺板上曬太陽,態(tài)度很安詳,嘴里好像還在吃著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著這可憐的鳥的腿了,一時怒氣沖天,拿起樓門旁倚著的一根木棒,追過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聲“咪嗚!”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還憤憤地,以為懲戒得還不夠快意。
隔了幾天,李嫂在樓下叫道:“貓,貓!又來吃鳥了。”同時我看見一只黑貓飛快地逃過露臺,嘴里銜著一只黃鳥。我開始覺得我是錯了!
我心里十分難過,真的,我的良心受傷了,我沒有判斷明白,便妄下斷語,冤苦了一只不能說話辯訴的動物。想到它的無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針,刺我的良心的針!
我很想補(bǔ)救我的過失,但它是不能說話的,我將怎樣地對它表白我的誤解呢?
兩個月后,我們的貓忽然死在鄰家的屋脊上。我對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兩只貓的亡失,更難過得多。
我永無改正我的過失的機(jī)會了!
自此,我家永不養(yǎng)貓。
11.閱讀文段,將“芙蓉鳥事件”的始末,按故事發(fā)展的過程,用5個小標(biāo)題歸納出來,并說明為什么這樣安排情節(jié)。(2分)
12.“想到它的無抵抗的逃避……良心的針”這句話用了什么修辭手法?作者要表達(dá)什么樣的意思?(3分)
13.下面語句中的“似乎”“好像”能否刪掉?為什么?(4分)
(1)似乎也特別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對鳥籠凝望著。
(2)態(tài)度很安詳,嘴里好像還在吃著什么。
14.“自此,我家永不養(yǎng)貓”這句話也是全文的結(jié)尾,它在結(jié)構(gòu)上有什么作用?(2分)
15.從作者對自家貓的判斷錯誤一事中,你有什么感想?(3分)